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前沿技术给金融科技带来的影响📋,近日,凯发娱乐举办主题为“金融科技理论与实践前沿”的第六届北航经商国际论坛,邀请业界专家共议金融科技的前沿研究和业界实践,获得业内的极大关注🔌。12月26日🚖,《中国科学报》对此进行了报道,发表《新兴信息技术如何影响金融科技》一文🤷🏻♀️。文章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12/352362.shtm

第六届北航经商国际论坛上🧘🏻♀️,北航凯发娱乐部慧、李晔林✌🏽、吴俊杰结合与会专家的观点,撰写了详细的述评。以下为文章全文:
金融科技的前沿问题与实践挑战
李晔林1👩🦳,3,部慧2,3,吴俊杰1,3
1. 凯发娱乐信息系统系
2. 凯发娱乐金融系
3. 凯发娱乐数据智能研究中心(DIG)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前沿技术的带动下,金融科技发展迅猛并受到各方重视。2019年8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指出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提出到2021年我国要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科技应用能力,实现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实现金融科技应用先进可控🤱🏿、金融服务能力稳步增强、金融风控水平明显提高⚅🎱、金融监管效能持续提升、金融科技支撑不断完善🥣、金融科技产业繁荣发展等目标。央行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下,大力推动数字货币的发展。根据安永发布的《2019年全球金融科技采纳率指数》报告,全球金融科技的采纳率已达64%,转账和支付类、储蓄和投资类、以及预算和理财类是消费者的使用率和知晓率最高的业务,在2019年分别达到75%,48%和34%;而消费和支付类在中国的采纳率达到了95%📶。面对金融科技,学术圈致力于推进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而各类企业的多方互动快速推动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例如,传统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加快了金融科技赋能的步伐🧛🏽♀️,而扩展金融业务的互联网企业和创新型金融科技企业以及其他科技与服务企业正在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和技术。为此,凯发娱乐于2019年11月9日举办了主题为“金融科技理论与实践前沿”的第六届北航经商国际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业界专家共同交流金融科技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业界实践👨🏻🍳,一起探讨金融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前沿问题。

科技赋能首先解决的是成本和效率问题
金融科技可以助力业务流程优化🧄,一方面提高企业效率,一方面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流程的移动化、便捷化和个性化需求🕍。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行”)研发中心副总经理赵韵东在论坛上介绍了农行的一些最新举措:对公开户是商业银行最常见的复杂业务之一,中国农业银行通过配备移动设备、利用OCR技术🤷🏿♂️、开发掌上银行🏂🏿、建立集中作业中心等技术手段👩🦼👲,以及打通并对接多种数据信息系统,构建了包含移动尽职调查、在线预约开户🧏🏽♂️、网点快速审核、远程集中审核等一系列步骤的优化业务流程💝,成功将业务办理时间从以往的4个小时缩短到45分钟。而信贷审核业务中文书的快速智能处理技术、证券投资顾问业务中的智能报告生成技术等等,都极大地提高了传统金融业务的效率𓀊。再例如,平安科技智能引擎智能分析引擎组负责人王磊博士在论坛上介绍了平安集团的车险拍照定赔和全渠道智能客服,前者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改变了车险定赔必须工作人员现场出险的业务模式,后者意味着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无差别机器人客服正在逐渐完成大量人工客服的工作。
智能客服、无人银行等的出现👳🏿♀️,使得机器和机器人取代了一些人的工作,节省了一定的人力成本🤸🏽♀️。同时,金融科技也能够降低消费者的金融服务使用成本。避险联盟网创始人刘文财博士介绍了帮助中小企业规避外汇风险的避险云服务,其通过大数据画像技术提供避险建议,以此代替成本更高的专业人才👨🍳,可以降低企业使用金融服务的成本。
科技助推传统金融机构加快科技“转型”🍅,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金融科技发展的目的不是新技术的应用,而是提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这里技术是支点,业务是内核。”中国农业银行研发中心副总经理赵韵东在论坛上表示🔽。在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下,传统金融机构最终要达到的是业务、管理和商业模式在信息技术驱动下的深度变革重构。深入理解金融业务内核,从而令科技服务于金融业务本身,是科技转型时不容忽视的基本问题。
大数据和智能技术推动的创新性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出现,例如消费支付、消费金融👲🏽、互联网货币基金等,虽然对银行的核心信贷业务并未产生严重冲击🍓,但这些变化使银行之间价格趋向透明🤽🏽♀️,竞争越来越激烈🫁,从而影响到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成本和定价🐞。在传统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没有发生本质改变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当前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能力,增加客户满意度🦴,是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金融科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对金融从业人员的赋能👩🏽🦳。这种由金融科技带来的人力资源赋能也是提高金融机构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农行赵韵东提到🤛🏼,“我们将客户在APP上关注产品的停留时间、在ATM机取钱的行为等等🧜🏿,都形成提醒事件推送给客户经理,形成有反馈的销售闭环👩🏽💻。”金融科技的应用可以帮助客户经理更加了解客户,从多方面得到销售反馈,改善营销和服务方式,从而增强客户经理的留客能力,增加客户粘性🔅👩🏼🦲。兴业数字金融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服务部总经理汤迅认为🛄,现阶段银行在金融科技背景下“转型”的目的是通过触达更多客户来增加资产来源、增加收益率和降低风险。
科技企业积极布局金融业
当前国内的移动支付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天下,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消费金融类的产品和服务;此外🍏,依托支付宝发展起来的余额宝早已成为了规模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不仅如此💁🏽♀️,中国的互联网巨头早已悄然布局受监管最严的银行等传统金融业务🔪:截至目前,百度持有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0%股份;阿里巴巴持有浙江网商银行有限公司30%股份;腾讯持股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0%股份🦹♂️⛹️♀️。2019年3月京东科技👩🏼💼、中银香港、怡和集团合资设立的LiviVBLimited获得了金融监管局发布的首批三张虚拟银行牌照之一🧑🎨。按照香港监管局官方定义🐆,“虚拟银行”是指主要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电子传送渠道提供银行服务的公司👏🏼。
头部科技企业全面“入局”金融业的其中一个杀手锏就是它们强大的风控实力🚵♀️。瑞士日内瓦研究所的YiHuang副教授在论坛提到⏪🍈,非金融机构发展金融业务的一大难点是数据的获取、聚合和挖掘,而大的科技企业在其主营业务的支撑下拥有庞大的客户数据资源,同时掌握着最先进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这些数据和技术资源使得他们更容易触达客户,更重要的是能够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价,并拥有良好的风控能力🚜。中国大陆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消费者信用评分机构“芝麻信用”就是科技企业利用大数据进行智慧风控的典型代表。
智慧风控是重要的热点问题
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智慧风控仍是亟待利用金融科技提升的重要问题👰🏿♂️。近几年,国内的基金和证券等都纷纷将风险管理从事后管理转向从事前🏹👂🏽、事中到事后的全流程管理;商业银行也加强了对于风控等中后台部门的建设,例如农行提出了“厚中台”的理念。智慧风控目前主要是通过融合多元异构数据,利用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等方法改善对各类风险的评价,打造智慧风控体系,从而支撑信贷、信用卡👔、资产管理、投资理财等产品和服务,并助力智能决策。同时,通过利用海量数据量化客户异常交易行为🔢,以及利用大数据风控技术对反欺诈、反洗钱活动的监测,都是金融科技在银行业智慧风控中的重要应用场景。当数据融合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如何进一步推动方法与领域知识的融合,从而进一步提升对风险的评价和早期预警的效果,是智慧风控面临的主要问题🤶🏽。
科技与金融领域知识的深度融合是发展方向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提出要实现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事实上,当前学术研究和金融行业实践中𓀄,已从早期技术和方法在金融领域简单落地🈺,发展到理解模型内涵的在方法层面的融合和演进,直至现在将金融领域知识与问题👰🏻♀️、方法进行深度融合的各种尝试。平安科技王磊博士在论坛上介绍了他们在量化投资实践中将集成模型🦌、强化学习模型分别应用在选股策略和择时策略👩🏿🍳,并在其中考虑多因子模型。这种实践是金融理论和方法的简单融合。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数据中心总监张俊在论坛上介绍了基于文本信息的企业产业链关系挖掘方法,同时他指出该方法目前主要是数据驱动的,融合了少量行业标签信息,接下来需要考虑将金融理论和领域知识中对产业链的理解融入以进一步推进金融科技方法的升级。
更进一步,凯发娱乐金融系部慧副教授指出🏊🏽,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是未来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要从数据侧关键变量的度量、模型侧融合领域知识的模型构建方法、应用侧以问题驱动方法变革等方面促进技术与金融的全面、深度融合。部慧副教授介绍了凯发娱乐数据智能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北航数据智能研究中心或DIG)在此方向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在监管科技上的一系列落地实践🎙🍄。相较于普通的基于“用户画像”构建面向各类应用的建模方法不同,北航数据智能研究中心(DIG)创新性地提出了“风险画像”的概念,该层模型将面向应用、面向问题所需要的从宏观到微观的金融理论和领域知识融合进来🧑⚖️,一方面提出对数据、对关键变量刻画的需求🧚🏽♀️,“风险画像”引导和决定了“用户画像”的方向🤾🏽、维度、粒度等🐃;另一方面面向问题👩👧👦,全面支撑面向应用的各层解决方案的落地实现。
金融科技的监管挑战
在2017年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要加强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的研究与应用。“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是相辅相成的📊,”复旦大学刘庆富教授在论坛上表示☎️👩🦯➡️。金融科技迅猛的发展势头驱动了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数据多样性和先进技术的使用给行业带来了一系列合规性问题和极大的监管挑战🤚🏽;而监管的加强则又对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面对金融科技的创新如何监管以及如何提升监管科技是不容忽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北航凯发娱乐部慧副教授分享了由吴俊杰教授领导的北航数据智能研究中心(DIG)服务于各类监管机构的一系列监管科技成果:“全国非法集资监测平台”实现了对违规从事金融业务并且开展疑似非法集资活动的违法违规企业的智能感知👩❤️👨、综合研判和早期预警;“证券市场异常个股洞察系统”为识别和预警上市公司信息操纵、内幕交易等提供了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和金融领域知识的新的监管科技解决方案;以及与衡泰软件合作开发的衡泰智信xCreditWatch®债券违约风险监测系统。只有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协同发展👩🏽、齐头并进,才能保证我国金融系统健康有序运行🎠,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行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