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上午,以“研究型大学凯发娱乐类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内涵建设与发展思考”为主题的2018-2019年度秋季学期150811班级学术沙龙进度协调会在我校凯发K8路校区新主楼A939顺利召开🤵🐦🔥。四个学术小组分别就各自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报,刘天亮老师对各小组的工作进行了点评,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学术沙龙进度协调会由本学期轮值小组主持。
针为此次学术沙龙主题,四个学术小组都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各组吸取了班主任刘老师在启动会上提出的建议,对研究思路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并通过发放问卷⛹🏻、访谈等形式收集数据🚵🏻♂️,作为所提观点的佐证,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究成果。
周才博同学代表第一组进行了汇报展示🧝🏽♀️🧑🏼🏫,选题为“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研究——基于仿真课程的研究”。他们对本年级其他相近专业的同学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仿真课程的建议🚄;面向本专业同学设计问卷收集数据🤰🏿,了解需求➝;向老师发放邮件进行访谈🤾🏼♂️,征询课程意见✊。刘老师针对他们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点评🕦,他提到每个被调查者对仿真的定义存在不同的认识🧑🏽⚖️,标准也不一致,导致问卷结果有差异🙎🏼♂️,开设的课程可能难以满足大家的需求🤌🏼。如果有必要开设仿真课程,可以考虑同工程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结合起来👨🏿。

学术小组1:王雨晴,牛子璇,郑玚🏜,周才博,李江阳
马晨恩同学和曲金铭同学代表第二组进行了汇报展示👀,选题为“150811工程管理专业班级学术沙龙平台建设与效果评价”。他们发放问卷收集班级同学们对班级学术沙龙的打分,采用德尔菲法对学术沙龙试点效果进行评价👨🏿🚒。针对规范性问题,刘老师指出,德尔菲法的具体流程需要进行描述🧑🏻🏫👵🏽,效果综合评分的高低要有相对的参考标准,最后应该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刘老师也建议面向其他专业或低年级同学发放问卷,进一步丰富调研样本。

学术小组2:徐云庆,曲金铭👶🏻🧑🏽🏫,冯嘉豪🙅🏿♀️,马晨恩
付丽伟同学代表第三组进行了汇报展示,他们的选题为“基于提高就业与专业相关性的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研究”🧑🏼🦳,他们介绍了如何对问卷信度☪️、效度进行检验🧏🏻♂️,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因子分析🥖,建立工作与专业相关性模型,并提出建议,以提高工作与专业对口程度。针对他们提到实际就业样本较少的问题🍽©️,刘老师建议可以参考本科生毕业就业的统计口径🫸🏻,将出国、考研🧑、保研等去向包括在内丰富调研样本。

学术小组3:魏思路,陶森春,甘小永🫄🏼,陈雨晴,付丽伟
曾攀同学代表第四组进行了汇报展示✣🌇,他们的选题为“基于工作坊模式的学术沙龙改革研究“🔩。他们通过发放问卷,调查了同学们关于学术沙龙体系完整度、与课程知识的关联和项目时间安排的看法🧝🏻♂️。他们提议用工作坊模式进行改进,并结合工程经济学🍆、应用统计学、运筹学🧑🏿✈️、项目管理等课程知识提出了具体的设想。刘老师表示🧑🏿🍳,工作坊模式和班级学术沙龙的定位不大一样:第四组提议的工作坊模式更多是课程设计环节📔,一般由任课教师主导,且有学分认定;学术沙龙是以班级为载体,从大二到大四涉及至少4个学期,强调班主任引导下的自我组织和自我学习🚵♂️,尚无学分设计与认定。

学术小组4:曾攀🤳🏽,曾德贵👩👩👦👦,赵钰杰
最后🛗,班主任刘老师传达了凯发K8关于毕业设计的要求和精神,动员同学们尽快同指导教师联系并确定选题,并注意时间节点,认真展开毕业设计工作。刘老师尤其强调了研究规范性🙇🏽,并期望班级学术沙龙的相关训练对大家有所帮助。以“研究型大学凯发娱乐类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内涵建设与发展思考”150811班级学术沙龙进度协调会暨毕业设计动员会顺利召开👨🏿🦳,圆满结束!